应用案例 课题专栏 研究文献
  应用案例
作者:大峪二小 发布时间:2023/11/15 阅读:424次 

双师助力联盟校融合发展
——互动技术、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联合交流活动剪影
为扩大联盟校间的交流范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智能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和“双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和课堂教学的精准性,门头沟区互动技术名师工作室和门头沟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于10月25日上午,在大峪第二小学和斋堂小学联盟校间开展了“双师课堂”精准教学设计实践交流研讨活动。
大峪二小作为门头沟城区中心的一所优质校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师培养系统、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始终拿出“求革新、乐探究、享交流”的老牌旗帜校风范,以开放的姿态,做好示范引领样态,为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相信,斋堂小学作为革命老区学校,他们厚实的文化积淀、纯粹的品格样态都会更好的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基于此,我校与斋堂小学开展了两节“双师课堂”。
小学互动技术名师工作室的王楠老师在大峪第二小学与斋堂小学的李青莹老师共同执教语文课《盘古开天地》。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王楠老师依据童话特点,结合单元要素,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设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利用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利用故事的时间、人物、地点、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来复述课文。斋堂小学和大峪第二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交流,讨论,在智能反馈技术的支持下他们的学习性提高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马宽飒老师和谭宝妍老师执教的《电磁铁》一课是对基于智能反馈系统的“双师课堂”的有益探索。大峪二小的马宽飒老师基于大峪二小和斋堂小学两所学校学生原有经验,设计问题运用智迪智能交互技术,调查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引发学生认识冲突,激活原有认知,在解决问题中勾连新知,进行知识重构,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填写实验单分析总结出影响电磁磁力的因素和电磁大小的规律。两所学校的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竞争、相互补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李西刚校长和杜双然教研员,分别就两节研究课从学科教学和互动技术有效应用两个维度进行了精准点评。最后,斋堂小学副校长李宁进行总结发言。他鼓励老师们不断探究创新,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探索高效互动的双师常态课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发展。
门头沟互动反馈名师工作室和科学工作室的成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在实地和网上观看了双师研讨活动。
双师课堂教学的研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联盟校的深度融合,助力了联盟校间教师的课堂研究能力,促进了联盟校间青年教师的成长。
 
打印本页 
 
Copyright:北京建晟众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0000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551号